香港

1.
在坪洲天后宫,管理员大叔突然跟我们说话,介绍每一个物件的年代来源,很多木雕工艺已经失传。200多年的鲸鱼骨,沉香,供品桌上的木雕,门匾上的木雕。以海为生的地方,龙的意向无处不在。

后来还是说到钱上去。本地只有莲花宫、车公庙、观音庙是赚钱的。寺院管理以招投标形式外包。现这老板是生意人,高人指点行善积德投的这座庙。夜里包给专业保安公司2万5,加上其他费用每月3万多。一年30几万就是白白花出去。功德箱的钱则由华人庙宇委员会收走。说到这里,突然觉得怪怪的,神话破灭的感觉。虽然明知道箱子里的钱必定会在某个时刻开启被人收走。

2.
中环码头下来偶遇市集。milk杂志主办。就在摩天轮脚,新鲜,顺路逛进去。也不知道是这几年市集越开越多,还是我有特异功能,总能撞上市集。

市集被打造成一门生意,而不是生活方式,或以物会友的社交方式。商场靠举办市集聚集人气,杂志传媒靠市集拉近读者的距离,也拓宽自己纯粹出杂志卖广告的单一经营方式,加上音乐节、设计周,市集都是配套附属物。

在milk market,我没见到200块以下的单品。还算逛过一些市集,我的理解是手作、价格低、制作者与购买的人面对面交流。我也知道所有的市集都在往商业化方向发展,制作者不限于独立制作人,可能是团队,靠市集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实际的销售可能在网店,也可能另有实体店。但是香港这个市集,太洋气。我还是喜欢那种不紧不慢、固定周期、只作消遣的市集。

3.
诚品书店,陈绮贞新出的摄影集《背对哈瓦那》无处不在,之前看人吐槽苏州诚品按姓氏排书,让陈绮贞、陈丹青、陈映真做了邻居。在香港诚品,陈绮贞成了百搭款,可以和阮义忠搭,也可以和童书搭。

偌大一个杂志区。日本杂志多,台湾杂志多,欧美杂志多,大陆杂志也有一席之地。唯独本土杂志稀罕,缺了香港视角。买了本貌似本地出版的《the good life》,回来研究一下,不过是法国杂志的引进版,内地也有出简体版。出国买made in china的喜感扑面而来。

4.
香港人走路最快,手扶电梯最快,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上菜速度应该也是最快,虽然在此之前可能已经排了一小时的队。内地只听说过吃正式餐厅排队,在香港,喝糖水排队,买饼干排队,吃牛腩面排队,喝碗粥也排队。店小人多是一回事。香港人对传统美食的认可也好,几十年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精神也好,都值得敬佩。

不过香港真心人多。他们就像满街的叮叮车,面对面开过,近在咫尺,却总能保持安全距离。逛商场如此,挤公交如此,吃饭排队也如此。当然人和人之间没有叮叮车控制得这么精确,偶然不小心碰上,立刻就蹦出一句sorry。

香港是一座陡峭的城,人多,山多,高楼更多。香港像一个塞满了筷子的筷子筒。叮叮车是双层,巴士是双层。可以的话他们能把一切公共交通工具都做成双层三层四五六层。变形金刚若到了香港也得有一个双层巴士的形象。连谷歌地图在香港,都要多一个楼层分布的侧边栏,只看平面是不够的。要找的那家店,可能隐藏在楼上。

5.
香港人服务精神之精髓,不是他们有多热情周到。是他们总能抓住顾客心理,在该热情时热情,在发现顾客有心理抵触的时候立刻改变进攻策略。一旦客人决定了购买的物品,哪怕前面耗费了再多时间,二话不说带你买单。绝无死缠烂打,死马当成活马医。甚至我说要退货,当下就给我办好了。这才是成熟的消费社会。

6.
传统的店铺周日节假日都关门大吉,连传说有30间餐厅的中文大学,都只有少数几间餐厅开放。跟游客挂钩的店则全年无休。金店和美妆店在购物区如星罗棋布,自己内部的产品摆得无处不在,正经牌子稀稀拉拉品种不全。游客越多,陷阱越多。内地人无处不在,普通话甚至要超过粤语成为主流。我要真普选的口号在城区已经绝迹,只有大学里还有踪迹。大fa好与大fa是邪教的摊子比邻而居,补丁和bug在一起也是有趣。这些都是这一回看到的香港。

hk香港中文大学,天人合一。手机直出

如果按米其林餐厅的标准,中文大学新亚学院的天人合一就属于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行的景点,三星推荐。看过照片,有过想象,都不及现场美。完美的借景设计,阴天也不打折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