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笔记

8月底去的新加坡,烂尾的游记,手机里的照片

听厌了花园城市,想象中的新加坡是个巨型地产样板展示区,新加坡完全不是我向往的目的地,相反,曾经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踏上这片土地,近几年才稍微扭转偏见,冲着机票便宜、不用转机、近、作为一个短期目的地也还能接受,就走了一趟。某成说这是我们最后一个去的“华人地区”,事实上几天里见到的华人实际占比不超过一半,也许随着华人与其他地区人的结合,二代三代,早分不出哪里人。这里是亚洲中心,中、西、东、南亚、欧洲人,还有很多分辨不出来的人,都聚在一起。任何人种出现在街上都不突兀。中文的使用场景相当低,大多数时候都是别人看我们应该是中国人,试讲两句普通话,才好意思开口。如果这是我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去现代城市,那大概也会惊叹花园城市、干净有序。现在看,这个城市有点旧了。殖民者留下的建筑、各族裔聚居的区域、没你以为那么多高楼的市中心,更别说90年代设计的商场,根本比不上国内日新月异的购物中心,种种混杂在一起,这不是人造模型城市,也不是腾空出世的现代化国家,就像我们在福康宁公园偶遇的嵌满墓碑的围墙,一块块墓碑延伸到山顶,那时一个个生命来了、回不去、永远留下来了的实感就涌上来,比刚刚逛完的超高展陈技巧的博物馆真实得多。即使传统中国家长的、拔苗助长式的极权饱受争议,仍然有这么多人因着各自的缘由背井离乡在这里工作生活。在摩天轮上遇见的印度老太太说,我儿子和儿媳妇都在这里工作生活,言语中有一种自豪感。哪天泰国运河真的开通,新加坡的地理优势被削弱后,还有那么强的吸引力吗?回来后我对新加坡的认识才刚刚开始。

博物馆
第一站是新加坡国立博物馆。讲真,在暴晒的东南亚,没什么比逛博物馆更舒服的选择了。何况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地区的快捷方式,虽然是官方视角的。博物馆建筑有新旧两部分,这种新旧结合的建筑在当地还是蛮多的,算是保育成果的一部分。旧馆一楼的李光耀个人馆、旧观二楼的新加坡独立后成就展厅,和新馆二楼的新加坡生物馆(只有图片、视频的介绍,没有实物),都可以粗略逛。重头在新馆一楼的新加坡历史,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如今被称为新加坡的这一土地的历史。从过去的荒蛮之地,马来地区的一部分、封建中国的附属国,到15世纪被葡萄牙人统治,18世纪葡萄牙衰落后又被英国殖民,二战英国人被打败日本人迅速占领。这里面最关心的当然是华人命运。撇去明朝什么的不说,华人开始走上这片土地也是在英国人开拓之后,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吸引来福建广东一带的人。真正让新加坡走上世界舞台的还是英国人,要把开埠的英国爵士莱佛士和李光耀放在一起比,那肯定还是莱佛士影响大一些,谁敢说新加坡有今天不是当年英国人留下的余荫。Raffle Hotel、Raffle City、这些以莱佛士命名的地标随处可见。想起来跟香港惊人的相似,“华人建立的国家”,那都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李光耀自己也是在英国受的教育。某成形容得好,新加坡就是一个香蕉人。中文仿佛成了华人间口耳相传的暗语,博物馆这种普及知识的地方都是全英语说明,中文和其他语言待遇一样,打印了一个小册子在展厅门口领取,自行对照阅读。但博物馆使用了大量先进手段,音频、视频里的英文就无法覆盖。苦修了大半年的英语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也不知道该开心还是不开心。

忘了说二楼还有一个日据时代的展厅,没记错是专题展,感受一下日本人占领后从教育、文化、生活全面刷屏的高效统治。日据时代只有短短3年,但今天日本人以另一种方式活跃在新加坡,公众场所见到日本人的几率相当高,购物街上占据优势地位的日本商场,还有粗浅的的观光看不见的其他领域。

国立博物馆就是集大成的地方,布展、灯光、实景还原、动画、音频、各种叙述和表达,连玻璃都格外通透,拍照一流。后来我有点小人之心地想,狮城没有多少有分量的展品,所以这么用心地通过各种手段来表达过去,这么珍重地对待每一个展品。这跟年初逛的南京博物院刚好相反,几千年来的好东西被乱堆一气,毫不讲究。商店的文创产品不够好,餐厅里都是西式的餐点,炸鱼薯条和汉堡,咖啡不错,甜点没试。但要补充能量也没更多选择。

剪发
饱受国内美发店摧残的我,痛下决心每次出去外都要体验一下当地的美发业。这回在新加坡,特意安排了一个早上的时间剪头发。是在乌节路一家商场里的日本店。道听途说日本人的发型服务是最好的。而且我看过太多日本影视剧里的发型师,每个角色都会在心里停留很久。试一次日本服务算是我的小小心愿。

面积不大的一间店,铺租必定是贵的,空间很紧凑,白色系的装修,不浮夸,乱中有序。大约10个人上下,一个前台、五个发型师、三男二女,三个助理,二女一男。工作日的白天,没有坐着闲聊的人,每个人都在忙,助理主要是协助发型师做染发、烫发一些的过程性工作,不洗头。洗头由发型师完成,总监可能除外。其中一个大叔型日系男发型师大概是总监,同时给3个人做头发。两个女发型师,正好一个长发一个短发,短发的顾客都是短发女生,这有点おもしろい。我的一个观察,越是发达的地区,越多女生留短发。某种程度来说是女性的社会地位高的体现,一来女性在职场工作繁忙短发更易打理,也显得干练,二来女性自信独立,不需要长发取悦男性,清楚什么东西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给我剪头发的发型师看外表大概是华人后代,会讲普通话,但是口音很重。他问我之前有没有来过。我说我第一次来,是来这边玩。然后他问我从哪里来?“中国”。“中国哪里”。“广州”。后面就没有话了。这次出行跟人交流过几次,都是广州一出话题终结。我想他们心目中的答案是上海,再不然是北京。其他都是问号。

剪发从55到85新币,跟国内比当然贵,但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型店,价格不上去是没法经营的,不然就会出现开会员、附加服务。把基础的剪发变成变相的低价引流产品,不出售其他服务无法生存。本应该是放松的时刻,被弄得越来越紧张。另外,在这样发达的现代城市生活,形象也是必要开支,无论男女,换个发型、染发烫发都是很日常的事,是爱自己也是尊重他人。换言之,足够多的客源,多样丰富的需求,合理的定价,这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教堂
真的很佩服欧洲人,他们在殖民地留下的教堂,至今都是当地的热门景点。这是异域风情,也是某个时期先进文明的一种代表。最最紧要的是好拍照,女生拍照圣地。同时这片区域,往往到今天仍是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排名最前的圣安德烈教堂,就在地铁站city hall,周围有国会、最高法院等国家机构,也有时髦高格调的购物中心,遗留下来的殖民建筑还被改造成文艺商场,里面是放老电影的电影院、情调餐厅,由旧的国会和最高法院建筑改造的美术馆正对着教堂。

我没去过欧洲,但也看过不少殖民教堂,大都不过耳耳,新加坡这一座也是不过如此,可它如此醒目和上相,因为纯白色涂装。我就随便下个结论,彩色涂装是殖民建筑最喜爱的外立面做法。廉价、简单、好操作、显眼,涂料真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可在欧洲,哥特教堂都是石头做的,并是通过大量的雕塑来摄人心魄。跑偏一下,看了这么多教堂,我仍然觉得广州石室最美,虽然不能和欧洲雕像林立的古老哥特教堂比,石头材质,简洁许多的石室,实际一点都不含糊,有哥特教堂的所有经典元素,省略了密密麻麻的雕塑后,还原了建筑本身,而不是圣经故事的载体。圣安德烈教堂并非不值一看,这座教堂由英国人设计,又不那么英国,大致布局和外形是哥特式,屋顶用了木梁架结构,压低了内部空间,但省略了飞扶壁,侧立面也能很好地展现拱窗序列,令建筑整个外立面有形式上的统一,以及放大突出的小尖塔,很难让人不想到伊斯兰建筑。于是再反过头来想,哥特教堂的形成,本身就是欧洲人东征时受了东方艺术的影响,几何纹样、通透的建筑内部、光线、尖拱、彩色玻璃等等等等,几百年后教堂来到新加坡,又跟伊斯兰有了丝丝联系。建筑就是历史本身。

人造景观
摩天轮、人造瀑布(云中森林)、天空树,固然本身就是景观,特别是瀑布和天空树,但本质上都是向外观看的景观,也就是借景,在高处观看新加坡的城市景观,他们自认为最拿得出手的东西。在网上点评如何激动人心的天空树音乐表演,亲自看一回,可不就是人造灯光烟花。滨海湾花园的人造瀑布之外的另一个大温室花穹,号称是个世界大花园,逛过一遍后,伪植物专业人士表示,这就是一个把地球上相似纬度、相似气候条件地区的植物摆到一起的花园,好在新加坡本身地处东南亚,气候条件好,植物品种多,尤其开花植物都很鲜艳,很容易营造出奇花异草的感觉。你要问这个滨海湾花园真的生态循环纯天然无污染,我觉得这就是个笑话。对不起,我们抱着来都来了都想法,逛了这几个主要景点,丝毫没有受到感动,也可能是价格不便宜还没超出心理预期。总之这些人造景观,处处散发出一种人类征服了地球的自大感。

夜间动物园同样如此,我一直怀疑以动物习性为前提、昏暗灯光下、打着保护动物旗帜的参观方式对动物的影响。这不过是为了给人类另一种感官体验设计的娱乐。能让人在远距离看见动物的亮光、大声播放讲解的游览车、人类的大声喧哗,还有一些动物的生活区域和闹哄哄的入口区完全没有隔开,只通过广告画和地形高差来分隔,声音完全没有阻挡。总之,为了给游客一种“发现”动物的感觉,动物巧妙地被地形高差、密集植物或看不见的人工屏障隔在固定的空间,甚至隔绝在鱼缸一样的玻璃房子里,在有限的范围里活动,并不自由。简直是某些人类社会的真实写照。

当然,我这么多牢骚还可能是这动物园排队太久,限制入园数量,7点钟到动物园,2个小时过去光在等入园排队,一个动物也没看见,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了。可是,当看到动物的后,花豹在距离我们5米不到的地方一闪而过的瞬间,在角落里找到穿山甲的时候,哪怕只听见狮子低沉的吼声,都引发内心的小激动。事实是,连观光车上的讲解是预设好的,大象、长颈鹿、斑马每天都在同一时刻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他们是什么心理?把自己当演员还是看客?“看,又来了一群人类,so boring.”“几点了,还有多久下班?”“今天又站了一天,回去让我儿子给我捶捶背。”还好没赶上动物表演,不然牢骚可能更多。动物园面积应该不大,走完四个步行小径加看动物的时间,大概一个半小时,却通过暗淡的灯光,无边的黑暗,营造出无法预知广阔感,只要投入其中便能产生置身森林或草原的感觉,的确是一种独特体验。

各族裔区域
如果真的把新加坡当成一个样板房展示区,那各族裔的街区就是里面的异域风情样板房。连马来人都有自己的一小块地区,就是甘榜格南。穷游锦囊上提到穆斯林的哈芝节,“如果在哈芝节前后到访新加坡,不妨到芽笼士乃及甘榜格南的佳节市集去凑凑”,2017年的哈芝节正是我们在新加坡的时候。号称要庆祝3天的哈芝节,我们在第二天过去,风平浪静,苏丹回教堂大门紧闭,无论举行什么仪式都是一个不可示予外人的世界。反观外面,聚集了一堆拍照游客和画写生的人,百来米外的著名餐厅同样大排长龙,在这中间还有一个马来传统文化博物馆,门庭冷落,我怀疑有一半时间都是我们在包馆。大多数人来这里只不过想体验一下马来伊斯兰风情和美食,然后继续隔绝在自己熟悉区域。

我们总是笼统地称东南亚,人家强调的是马来人,也就是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四个地区,没有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什么事。被殖民之前新加坡就是一个纯粹的马来地区,是苏丹王朝的权力重镇,现在这个博物馆的位置就是过去的皇宫。今天,马来人已经退缩到新加坡一个街区。博物馆相当朴素,尤其是跟早两天逛的国家博物馆对比。这些事都不能细想。可在那里看到黑白旧照片、旧电影时,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真挚。

唐人街叫牛车水,印度人聚集地小印度,包括甘榜格南,要我来粗暴地总结就是,以宗教场所为中心的民族区域,周边是小商品市场和特色美食。这些地方除了宗教建筑不同外有什么区别?甘榜格南有很多波斯地毯店,小印度有小饰品店和祭祀用的鲜花,牛车水最大的特色就是美食吧,民以食为天。

排队
我在去圣安德烈教堂的路上看见一路的长廊都贴满了红色波点,于是知道美术馆在开的草间弥生展,life is the heart of rainbow。原本打算第二天去机场买买买然后登机回家的我,立刻放弃购物投奔美术馆。

这一次出行,我们在滨海湾花园天空树排队,在夜间动物园进园排队,坐观光车排队,但都比不上美术馆。十分之一的时间看展,剩下的时间排队,排队中间我做了什么?刷了知乎上“如何评价草间弥生的作品”之类问题的每一条回答。很惭愧,两年前就看过草间弥生的大南瓜,却没想过去了解作品背后这个人。四个展厅,进每一个展厅前排队,看每一个镜屋都排队,我也怀疑,如果顺顺利利地看展,没花什么时间排队,获得的体验会大打折扣。特别在第一个镜屋,每人一秒钟参观时间,我原本没有期待,就在那瞬间视觉炸裂,匆忙决定拿出手机拍下那个场景。没人不喜欢镜屋,那样比童话还天真纯粹的世界。

正好这几天群里在讨论去故宫看千里江山图,说起看展览排队,谁不是一把辛酸泪。智能手机普及后,人类对排队的忍耐度又上了新高。排队,是人类文明的异化物。当媒体在报道看某某展览排队5个小时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看客又在想什么。即使排队能带来期待改变观感,我还是不愿意花时间排队,合理安排时间,早出门,避开高峰。珍爱生命,远离排队。

其他
除了第一天特意去伊势丹百货逛了纪伊国屋书店,后面都没留意到有书店,包括机场,可见当地书店业也都不景气。

机场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买,护肤品化妆品除外,city hall上的莱佛士广场不错,购物、美术馆、教堂、政府机构……总之这一区才是长盛不衰   的中心。

第一天去圣安德烈教堂是周六,门口是干净无人的大草坪,第二天周日,再经过教堂,成了菲佣的包场,我以为这一片区域就是当地菲佣的聚会点,类似香港中环。后来在一路,包括去机场的路上,哪里有草地,哪里就有菲佣。

没了解清楚,淘宝上买了张惠游宝,除了第一天上网速度正常外,后面几天都非常慢,仿佛回到了2g时代。以后出行还是买当地最大的运营商的电话卡。

每年8、9月印尼烧禾的烟尘,那几天貌似也没有吹到新加坡,就算有我们估计也感觉不到。谁比谁厉害啊。

啊?美食?每天早上吃酒店的自助早餐,然后出门一天,也没有刻意找吃的,基本随便吃。哦不,刻意找了一次,太晚店家关门了。时间都花在排队和赶路。买回来的叻沙味方便面还在柜子里躺着,择日再吃。就是这样。

南京中山植物园

00日本樱花2

在南京的最后一天早上,还在为该去中山陵还是植物园纠结,当然手脚快的人可以一起解决,都在同一条线上嘛,可我这么磨蹭,むりです。最后可能还是,中山陵你之前已经去过了,就植物园吧,之类的想法占了上风,去了植物园。

01

没怎么拍大场景,大体就是这种感觉了。逆光。旁边还闯进来一个小学森啊。那天还有一家教育机构搞定向活动,逛到后来满园子都是熊孩子乱窜。我抓拍一个女同学,背后一个男生大喊“xx,那个人在拍你”,尴尬不尴尬!

记得红枫岗和松柏园。但红枫其实是鸡爪槭。其它植物都很零散(二月兰不算),野生的状态,适合发掘。不过,对我来说什么都新鲜,又惦记着晚上离开的时间,只是匆匆逛了一圈。药用植物园都没有进去。

02二月兰

二月兰大概是江南地区的主流春季野花,第一次见到在苏州,藕园出来的娄门城墙上,拍不到急死人。几小时后混进苏大,小山坡上开了个遍,我也拍了个遍。中山植物园算是最壮观,只要是闲着的地都种了二月兰,一直走都被无穷无尽的紫色环绕,幸福晕了。

03二月兰2

04毛茛

毛茛类

05二色洋水仙

洋水仙,也是不值钱地遍地开,花朵有巴掌大。想想我今年种的水仙,捂脸。

06火焰洋水仙

品种太多,不懂分

07洋水仙2

08洋水仙

09洋水仙3

10郁金香

郁金香稍微过了季的。只见到不成气候的几丛。但是我逛的是北园,据说南园有郁金香主题花展,不知道好不好点

11郁金香2

12泽漆
泽漆

13风信子
风信子

14连翘
连翘

15紫荆
紫荆。和连翘都属于怎么被我拍成这样的系列

16星花木兰
星花木兰

17单瓣李叶绣线菊
单瓣李叶绣线菊

18木瓜海棠属
木瓜海棠属

19美人梅
美人梅

20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

21贴梗海棠
贴梗海棠

22日本樱花0
日本樱花。

23日本樱花1

24日本樱花3

24日本樱花4

26日本樱花5

27二乔玉兰
二乔玉兰。在植物园这天是3月29号。二乔开到最盛,樱花也是,其他开化主力的蔷薇科还差一丢丢。

28浙江润楠
浙江润楠

29鸡爪槭
鸡爪槭。

30鸡爪槭2

鸡爪槭开花就像涂了红色指甲油。美艳得别致。

31日本柳杉

日本柳杉

32杉树林

松柏园是柱廊的气势,连绵笔直的树干和投影,阳光仿佛找了很久才找到路线从林间穿过,是古埃及的卡纳克神庙,是古希腊古罗马的神庙。

33鸽子

小卖部旁边聚集了好多白胖鸽子。对了,植物园里面仅见到一间小卖部,卖鸽食,人的食物倒没多少,说起来我没在里面逛透也是肚子饿给弄的。

麓湖公园

本来也不是多远的公园,坐个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可我就是这么没有行动力,以致于要惦记这么多年。而且啊,有好几次都经过麓湖公园——麓湖特别妙的地方就在于完全开放,人车宠物随意走——都只是在车上观望感叹一下好美,就再没有后文。

去麓湖那天是3月13号,选这个日子因为这是天气预报里仅有的晴天。可惜湿气太重,明明这么美的颜色,任何时候放眼望去都是一片灰霾。人是真少,可能麓湖太少大面积能晨运的空间,钓鱼区倒是排了一溜的老头。还遇见一班疑似麓湖公园幼儿园的小朋友,幸福的孩子啊。

要说春天看花,广州好地方太多了。去南越王墓那天,在户外的花园望过对面的越秀山,从山脊上插的一棵棵木棉开始向下,满山都是春天热闹的颜色。任一个公园都不差,广州四大湖公园是建国初的产物,虽然看起来有点旧,但妥妥的中式风格,那年代留下来的设计还是很扎实的。另外大叶榕、木棉和洋紫荆都是随意走在广州城的路边就能看到的。我还想去一次植物园,中科院级别的植物园可不是随处都有。说这么多只为表达,就不要去华农看人了。

00
年代感之一,广州最辉煌的90年代留下来的景观。那时才是真正的一线城市。

01
年代感之二,扎头山

02
麓湖其实还很适合开车走过,因为相当大,景观更多是以车行速度设计。走路的话还有点疲惫,要不然租个共享单车。

03
麓湖路就是这样的两侧粉红

04

05

06
洋紫荆落花也是一朵掉下来的,不是一瓣一瓣。见到陀螺一样旋转下落的,嗯,那应该是在跳芭蕾。

07
下次必须租个小船游一圈

08白花洋紫荆
白花洋紫荆

09洋紫荆

10红千层
红千层

11刺桐
刺桐

12无忧花
无忧花

13芒果
芒果

14
二乔玉兰。是在中午吃饭的餐厅门口拍到,麓湖不好的地方就是没什么小卖部和小食店,吃饭只有正经中餐厅。还好这边一个人吃饭对面不会放个熊。

15茶花

16茶花
以上,茶花

17勒杜鹃2

18勒杜鹃
勒杜鹃

19红花银桦
红花银桦

20火焰花
火焰花

21锦绣杜鹃
锦绣杜鹃

22锦绣杜鹃2

23杜鹃
杜鹃

24红绒球
红绒球

25南天竺
南天竺

26吊竹梅
吊竹梅

26美女樱
美女樱

27天竺葵
天竺葵

28黄鹌菜
黄鹌菜

28睡莲
睡莲

29水生美人蕉
水生美人蕉

30水生美人蕉2

31风车草
风车草

32有好几只白鹭,固定起降点,固定航线,不停地飞,拍成这样就是技术差,没别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