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一个播客(不摆了)推荐《长乐路》之后,我立刻上亚马逊下单了kindle版。
我喜欢看外国人写的中国非虚构,因为文化思维的差异,像换了一个非日常焦段的镜头,也有那么点上帝视角,看见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风景。
书很好读,我用零零碎碎的时间花一星期就读完了。所讲的内容很贴近我的生活,比起之前读过的何伟三部曲、工厂女孩、东北游记(关于东北农村)、再会老北京(北京胡同的状态)、少林很忙(作者在少林寺学武的经历)。这本书解剖的是上海一条老街,在这条街上工作生活的几个人。采访的时间很近,作者在2010年世博会那年来到上海,但时间跨度不短,49年后的历次运动都反复出现。
他主要写了一个在长乐路上开餐馆的文艺青年,一个山东农村出来的花店的女店主,一对在新疆贡献了青春的夫妻,几个钉子户,曾经住在长乐路的坎坷的一家人。正是在城市,才能聚集这么多出身经历完全不同的人。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父母、亲戚、同事、朋友、老乡,几乎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缩影。希望活得跟别人别人不一样?没有的。大风吹过来,谁都躲不开。
90年代山东农村出来打拼,拥有一间花店的赵女士,因为户口问题,不得不把儿子送回老家上中学,十几年后随着孙子出生,她又面临同样的问题。
冯叔在60年代听信了国家号召奔赴新疆,历经生死回到上海,靠卖煎饼维生,他妻子傅姨听信各种诈骗团伙,一次次送上自己和老伴的积蓄。
席女士的丈夫在跟拆迁人员的抗争中丧生,警方的报告写着自焚,席女士拒绝接受这个结论,并拒绝高额赔偿,为了让警察局重新调查,走上了上访路,几十年。
另一个钉子户“陈市长”,他父亲在30年代用半生积蓄在长乐路的弄堂买了套房,因为这套房,49年后一家人谨小慎微,但最终父亲没熬过大炼钢铁,母亲没熬过文化大革命,房子没熬过被强拆,妻子也在强拆后去不久病逝。
最令人唏嘘的是王家,王明被铐上“搞资本主义”的罪名。50年代去青海德令哈劳改,熬完十几年刑满释放,在家里停留了一星期,因为没有上海户口就被送回青海。即使后来回到上海也一辈子没有洗脱罪名。他的妻子一个人养大7个孩子。作者在古董店淘到他们那些年里的家书,找到了他唯一的儿子。年近60的王雪松已移民纽约,一边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一边努力学英文,从头开始人生。他不能原谅父亲,也不太愿意正视这段历史。最终王明留在国内,养老院孤零零过完人生的最后几年。
让我心有戚戚的,当然是书里第一个出场的CK,他代表了我这一代人。孤独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家里唯一的孩子,在父亲安排下学琴,音乐学校毕业后找到一份体制内的工作,认识到这份工作除了稳定一无是处之后,不顾父母反对,辞职换了一份体制外的工作,在外企扎下根。
“他们必须在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体制中拼命工作,才能赚到足够的钱来养活他们的兴趣爱好。”靠着在外企的收入来源,CK在长乐路开了一间二楼,支撑了两年才开始盈利,到后来餐厅的经营理念和初衷已经相差甚远。这中间他皈依佛门,“追寻‘别处’的至福和启悟”。作者还提到另一个“别处”的例子。一对北京夫妇辞职去大理开旅馆,然而两年不到他们悄悄回归城市上班。“我在那儿(大理)遇见的文青没有一个真正达到财务自由”。
虽然书里没有特别指出,无论是傅姨加入的地下教会,还是CK皈依的佛教,都代表了一类人人的选择。这些组织,都在非法状态下不断壮大。
就是这样一本描写中国现状的小书,很现实,也很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