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船往事

2020.2.22

正确时间应该是23日。现在已过晚上12点。看完《半个喜剧》,太好看了。之前小朱跟我讲过这个电影,相比起来,口头语言是多么贫乏。听小朱介绍的时候只觉得……啊?点在哪?而电影语言是多么丰富立体。拍得又是这么的行云流水。

就像最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英文书快看完了,今天也看了这部电影。那个世界又完全不一样。因为小说厚厚一本,这时就觉得电影太仓促,又把重点都放在高潮。看完只觉得,哈?都说了什么呀。

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电影观感。说起来,谷阿莫那种介绍,也是多亏有电影画面的配合,才能有更多的扩展。不过这种算起来可能真的是最次的做法了吧。

看完电影,刷豆瓣,看到新裤子《关于失眠和夜晚的世界》的封面照片。突然想到我为什么喜欢坐船。因为那是一种过时的交通工具。速度慢。间隔时间长。可是就是这样的交通工具,有种穿越时空的体验,那种汽笛声,汽油味,发动机声,以及发动机带来的船身的振动,以及水面的晃动感,甚至包括坐这种船的,都是被时代抛弃的人,他们推着老旧的自行车,坐船,上班,买菜。早年坐船的回忆都是骑车,过芳村,芳村本身就是被时代遗弃的地方。我也喜欢在船上拍照,拍船里的一切,水面反射的光带来奇异的效果。后来搬过来后就局限在从中大到芳村,最近也是去北京南。可是船已经不是那种船了。是夜游那种,虽然是低配版,也已经很豪华,空调,人人有座,永不落空,还有桌子。所以我也不太想得起坐它。上一次想起坐船,是阿朱姐来玩,无聊就去逛街,等去到码头,发现都停运了。只在工作日早晚各一班。于是改坐公交。至于旅程中的船,想一想,珠海去东澳岛,过海,不记得有没有吐,反正很难受。从南沙去香港。在香港往返中环和尖沙咀,去各种岛。第一次去日本在大阪坐的观光船。在西塘坐那种游客的乌篷船。泰国上沙美岛,厦门鼓浪屿的轮渡,最近一次坐船,大概就是在武汉坐轮渡。那时候正值五一假期,满坑满谷的人,尽管是超大轮船,根本不是珠江上那种小家子气的船,一艘能装好几百人,来回不停歇地跑,我还是等到第二班才上去。那时候多繁华。灯光秀开满两岸和长江大桥,每个人都举着手机一刻都不愿错过。下了船我甚至想再坐回去。还有其他吗?去年去松口,在岸边看见有渔民的船,问船夫能不能坐,当然被拒绝了。这么说这,又想坐船了。疫情病入膏肓的那几天,日谈的群里有人问等疫情过去想干什么,吃喝玩乐说什么的都有。我想说,我只想出去大街上走走,像最普通的日常那样。坐个船也挺好的。一个钟到芳村。再换个公交,去花市买点花什么的。

发完想去上一次坐船是香港,坐船到大澳。六月底。都是坎坷的城市。

逛宜家想的事

今天去宜家。

第二次去三溪宜家,现在是家本地化严重的超市。商场里面一直在播贺年歌曲,幸好我带了耳机,隔离了骚扰。某个位置,有小音箱一直在播某产品只要3块9,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食品屋还出现了戴着扩音设备的导购:今天西冷牛扒特价,平过猪肉。想看看有什么圣诞商品特价捡漏,完全没有,只有各种新年红的产品遍布全场。最后买单发现拿着一大沓现金来宜家买东西的人还挺多的。

西方人的所谓收纳、室内观念。不过是往家里各个表面(墙面)打补丁。加架子、搁板、挂架、吊灯、相框、花瓶、蜡烛。无一不是给家里增加“凸”面。不断给灰尘增加定居的据点。书架大体没有门,每放一本书就多一个集尘器。五花八门的收纳袋、收纳篮,收纳箱,好看得要死,然而它们本质就是设计了放出来展示的。最严重如,每个女人梦想的步入式衣帽间。每次看欧美电影的时候都很担心他们怎么清洁,家里的卫生要如何保持。难怪他们能发明出戴森。

日式的收纳,则是要把一切都藏入柜子里,恨不得连人都睡在柜子里。门不打开,什么都看不见。这当然跟岛国多地震有关。也是东方文化使然。但古代中国也是类似的。

这与西方人的外放与东方人的内敛相通。

前几天看宋徽宗的听琴图,觉得太美了。东方审美是要留白的。留很多白。纸面本身是背景,画的一部分。甚至会觉得,画面上的人也好、山水花草也好,都不过是的点缀。西方人则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要把画面填满,甚至堆填出立体厚度。

当然,西方人的家居,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往外扩充的过程。霸占空间——减少空气流动的地方。东方人则是向内填充的。这跟西方人不断往外征服,中国人只死守一片土地,又有某种相似?

没有正经事的休假才是真休假

我连着周末,多休了一天,相当于小长假。某成加上周末休六天,相当于黄金周了。

没有提前安排,也没有人其他人知道。就像秘密实习了几天两人都不上班的生活。那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讨论一次的状态。

周六早起去光华看牙。等了一个多小时被医生打发回来。走在陵园西见到一家街角咖啡店。有两个人在里面,也有人买咖啡带着。我就在那个对外的窗口翻了一下餐牌,觉得可以试一试。于是一人点了一杯咖啡。选了个吧台位,看唯一的店员在那里忙碌。看店员冲了4、5杯咖啡,给客人制作蛋糕上面的焦糖,有一个也是新客人过来打包带走。就很幸福。店很小。白色加原木色的装修。一个兼作展示的L型吧台,一个靠窗的一字型吧台,最里面还有两张小圆桌。咖啡有点粗糙,价格很合适。店员闲下来的时候也跟我们聊了几句。如果外面街景不是那么土就更好了。

之后进了中华广场,实在就是绕了一圈出来,误入一条内街,主要卖菜用,在上午10点多11点闯进来,简直就是在每天最好的时段,看到最市井的一面。出来后在风味馆吃了点东西。出来站在越秀中的三岔路口看雨中行人,绿灯一亮自己也投奔到雨里。坐公交车,去超市囤货,再坐一趟车回家,刚过海印桥雨就不要命地冲下来。

雨下到傍晚才算止住。晚上去珠江泳场,从来都是2楼泳池游完回家,第一次想看看1楼有什么游乐设施。在一段水道穿行的时候,灯光很昏暗,头顶还有构筑物,下雨天本来人少,当时只有我们两个人涉水前行,就有种在冒险游戏里穿下水道的感觉,后面还有人追杀。玩了一次大人滑梯,被工作人员催促没时间了抓紧。

周日宅一天。中午按网上视频的方法蒸了个排骨,果然突破了我的菜的一贯味道。看加德纳艺术通史的第一部分写,绝大多数史前雕像描绘的要么是人,要么是动物。能琢磨很久。

晚上吃完饭,去中大散步。看路上每个人仿佛都有周日夜晚焦虑综合症,而我没有。我只管背着相机,看见什么想拍就停下来。有种孤独的美食家片头里“時間や社会にとらわれず”的感觉。一直逛到11点。

年初换了台大法,我从来没在试过这台相机晚上拍照的效果。不试不知道,大多情况相机已经远超人眼。拍了很多的小蛮腰。发现中大拍小蛮腰的终极地点:田径大操场。东西塔都可以拍到,景观无敌。当然要论角度配景,还是最后回到江边更好。操场胜在无人问津的野趣。

还有就是北门进来,大草坪两侧都是榕树嘛。我沿着大草坪的一侧走,望着对面榕树,叶子很密,所有的景致都从树冠底下的树干间的空当投过来,一格一格,仿佛一个个frame,教学楼、阅报亭、人类学院……全都在框里,底下是人来人往,骑车的学生,外卖小哥、散步的路人。像在播胶片。我走过无数次这条路,第一次体会到这个妙处。

今天周一,早上没有挤高峰的担忧,打车去多宝路的捐赠点,把整理出来不要的冬天的衣服捐了。去新联吃肠粉粥,我还是觉得好,某成还是觉得不好。坐地铁到东站逛宜家,经验告诉我,大减价要趁早。总的来说7月的年度减价还是比较多惊喜,比2月份的半年清仓好太多。但也没有买很多。出来在九毛九一人吃了一碗面回家。

晚上游完泳,冲完凉,上称一称,5?.2,还是超重了。

另外看了两集人生一串和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的sp